最新最全手机游戏下载!
首页 游戏资讯 游戏攻略 多层WiFi无缝漫游的奥秘——Netgear Orbi分体式网状路由器

多层WiFi无缝漫游的奥秘——Netgear Orbi分体式网状路由器

时间: 来源:网络 编辑:2u手游网小编 浏览:71

前言最近看了各路大神分享的MESH路由器,各种种草,家里设备很多。苹果手机WiFi信号不如安卓,经常被老婆卡在某个位置。我可以用安卓上网。按照现有的实际情况,十几年的自建房占了两层,重新布线太麻烦!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相对价格没那么贵,外形也不错的奥比RBK20。

Orbi支持MU-MIMO和智能天线技术,配合分体路由器,会有很好的覆盖和传输性能,就是有线接口略少,两个主体,两个分身,一个主体是WAN口.

主体与忙线之间使用5G专用频段回程链路,免布线是下单的初衷!内网有2.4个5G频段可用于WiFi信号覆盖,但RBK20无线仅采用2x2 MIMO技术,5G频段最高867Mbps,2.4G最高400Mbps。

开箱从包装正面可以看到,智能“忙”路由器由两台设备组成,理论最大覆盖面积250平方米。

产品占地250平米的“玄机”示意图,妥善放置两条繁忙路线,覆盖多层房间。网件FastLane3的专利技术,采用无线频段作为路由间WiFi回传的专用通道,250平米的覆盖范围可以保证大于百兆带宽的速度!

产品包装信息、技术规格、生产厂家信息等

打开包装,附件内盒夹在两个分割路由器中间。

所有配件:RBR20主路由、RBS20双路由、两个电源适配器、一根扁平千兆网线、说明书和指南。

两个标准电源适配器规格相同,都是12V/1.5A输出。虽然和路由器机身颜色很配,但是担心白色塑料外壳时间长了会不会发黄。个人而言,他们更喜欢黑色的电源适配器。

两款路由器的外观和接口基本一致:Sync/WPS两用按钮,两个千兆网口(其中一个是主体上的WAN口),电源开关,电源接口,复位孔,都内置了四个高性能天线。

从顶部可以看出,Orbi拥有圆滑的设计,更具现代感的设计风格,家居风格多样。顶部的颜色很容易区分主路由器和分割路由器。“蓝色”顶部是主要路线,“白色”顶部是繁忙路线。

路由器底部包含默认SSID、密码、序列号、mac等。第一次配对,可以通过APP扫描底部二维码。除了产品名称,本体路线和头像路线的产品型号也不同。RBR20是本体,RBS20是化身。区别的意义在于本体上有一个WAN口,一定要把本体链接到外部宽带上。

顶盖架空设计,与路由器机身外壳分离,路由器7*24小时运行会产生大量热量。良好的散热不仅能保证路由器的稳定运行,还能保证路由器有足够的使用寿命;底盖内置的LED灯通过不同灯的颜色反馈路由器或网络的不同状态,用户可以根据状态灯快速判断网络问题,从而快速排查问题。

Orbi的初始配置非常简单。手机第一次连接默认SSID时,会因为外部网络被屏蔽而自动跳转到配置界面。

跳转到浏览器进行初始配置,按照说明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整个过程。很容易上手!相比之前网件路由器的初始配置,进步很大,效率高!

固件特点Orbi智能双工路由器的系统固件与之前的Netgear或其他传统路由器略有不同,共有几个显著特点。

主界面依旧延续了之前的风格,路由器的基本信息一目了然。

可以在连接的设备中看到Orbi的二重身扩展的链接状态,使用专用的5G通道进行无线回程;连接到路由器的终端设备可以看到它是在主路由器上还是在忙路由器上。

Orbi的WiFi会是双频,2.4G和5G用一个SSID,由路由器判断并合理分配。支持MU-MIMO技术,可以同时支持多设备收发。虽然Orbi被称为三频带,但其中一个5G频带专用于本体路由和一次两地之间的无线回程。在设置中也可以看到,可以启用“菊花链拓扑”。

VLAN/大桥设置。VLAN配置后,可以直接连接宽带运营商的IPTV盒子。在大面积居住时,不需要把网线从猫身上拉到电视上。

“菊花链”这个概念并不陌生。最早见于某品牌的蓝牙音箱和苹果的lightning技术。奥比的“菊花链”是第一次在路由器上知道。每次看到这个词,我都会想起一部外国电影《人体蜈蚣》

Orbi的“访问控制”可以算是Netware固件的亮点之一,其真正的意义在于“防止陌生设备非法访问你的网络”,比如一直流行的各种“万能XX”。当开启“屏蔽新设备”规则时,新设备可以先直接访问路由器,不管其WiFi密码是合法还是非法获取的,只是在“小黑屋”里。路由器所有者可以通过Orbi的APP直接访问路由器。

据说Orbi的“门禁”是一个亮点。既是传统无线“MAC地址过滤”和“ARP静态地址绑定”的常用逻辑设置,也是防止非法互联网宽带网络和内网设备入侵的常用逻辑设置!当一个新设备被屏蔽后,就无法访问路由器后台(见上图黑体提示),也无法扫描内网其他设备,从而大大增强了内网设备可能被陌生设备非法访问的防御安全性!

早年刚进公司宿舍的时候,很“好心”的帮别人调试路由器的QO。

S功能,以确保大家都顺畅的、愉快的一起“蹭网”,“万能XX”拿到WiFi密码、通过百度拿到该品牌路由器默认的后台管理帐密,轻松进入后台!如果遇到有技术的“歹心人”,那么这一票蹭网的设备都可以遭殃!

▲Orbi的“访问控制”设定逻辑显得更高端一些!它既不像“MAC地址过滤”,开启后直接将新设备完全阻挡在外,有新增设备需要手动填入MAC白名单(前提是知晓设备的MAC地址)或者先解除过滤再添加白名单再开启过滤,对于新增设备及其不便;也不像“ARP静态地址绑定”,虽然非绑定地址不能访问Internet,但是可以肆意访问内网设备!毫无安全性可言。所以Orbi的“访问控制”设定逻辑对于一些有“防蹭网”需求的小白玩家还是很友好的!安全性上也更加可靠!

▲“请等待一会”也算是网件的固件“特色”了,从首次接触网件的R7000起,就对固件的反应嗤之以鼻……网上也有不少网友吐槽过这个问题,每次修改设定等操作,就会需要“等待一会”,不像其他路由器固件干脆利落,不知何故,这个特色一直延续至今,当然Orbi固件的反应速度相较于以前的R7000还是有了较大提升,但是依旧需要“请等待一会”还是要吐槽一下……

Orbi APP

Orbi APP是专为“奥秘”分身路由器定制的APP,现阶段功能相对简单,不过常用功能都已集成

▲初次使用需要登录网件的账户,方便后期做远程管理,输入路由器本机帐密后即可登录,首次登录弹窗与“Disney”合作的“家长控制”

▲APP主界面可以看到分身扩展数、各个子菜单项,系统后台开启“访问控制”设备列表中可以对设备进行拦截或者放行操作,相对无线MAC过滤等方式还是方便不少

▲访客网络可以分离出一个临时SSID,与主WiFi脱离,用于家中来客是临时使用,避免WiFi密码被某些软件泄露的可能;网速测试内置的Speedtest的内核,可以测试当前宽带的上下行是否正常

▲网络地图中可以看到整个“奥秘”网络的组成结构,RBK20为一个本体路由一个分身路由组成,APP端“互联网”功能缺失暂时无法点击查看互联网信息,分别点击路由器可以查看到路由器的详细信息以及路由器下连接的各个终端设备。

▲“家长控制”与“Disney”合作的Cirle,方便家长限制小孩的终端访问互联网的时间、内容等;“流量计”在APP端显示太过简洁,看不到各个终端的流量使用详情

信号及网速测试

测试环境:

宽带:电信百兆,最高带宽下行160Mbps,上行30Mbps左右

网件Orbi RBK20 固件版本V2.1.4.16

华硕RT-AC5300 固件版本:K站梅林380.70_0-X7.9

手机:Oneplus 5T 氢8.1正式第三版

测试软件:WiFi分析仪、Speedtest

对比测试Orbi分身路由器与传统的单体路由器覆盖情况及网络速度,模拟体验家中2层各个常用点的上网体验。

公平起见,因Orbi采用的2.4G+5G融合SSID,AC5300开启Smart Connect设定,将三频合一。手机端WLAN设置关闭“WLAN智能切换”,确保测试时频段、SSID均由路由器端主动控制,WiFi分析仪和Speedtest均安装在Oneplus 5T上。

▲多年前的自建房,小四层,自用三四两层,单层面积不到100平米。因没有采用框架式浇筑结构,所以承重墙较多,对WiFi的信号影响较大!本体路由放置在三楼书房、分身路由器放置在四楼,对比的AC5300与Orbi本体路由同位置。

▲WiFi分析仪顶部可以看到当前链接的SSID以及MAC,结合下方的MAC地址和5G标识可以轻易判断链接到路由器的哪个频段、主体或分身上,“7e:58”和“7e:5b”结尾MAC为主体路由,“7e:1e”和“77:21”结尾MAC为分身路由

▲因华硕Smart Connect规则需要手动调试(默认值简直不能用),平常没有使用,临时简单调试了一下,在5G信号很差的时候也不能正确回跳2.4G,这时延迟会略大,;而Orbi的频段切换规则虽没有可调试项,但是原厂已经将规则调试好,且为多台分身式,所以大部分地点都处于5G频段,通过Speedtest的测速,可以看到,在任意地点都可以很流畅的享用互联网。甚至在某些同等位置,Orbi的内置天线,比AC5300外置天线表现更好?

无线回程速度:

无线网卡:DLink DWA-192 AC1900M USB3.0

将无线网卡分别插入主体路由器旁台式PC,以及分身路由旁的笔记本;从主体路由下的NAS下载视频大文件,台式无线连接主体测得速率45MB/S,笔记本无线连接分身路由器,测试速率19MB/S,说明分身与主体经过几堵墙体之后的无线回程最大速率为19MB/S,约为200Mbps的带宽!已经符合包装上宣传的250平米内大于100Mbps的速率,未来宽带升级到200M的话,无论是在三楼还是四楼同样可以畅享高速宽带了!

MESH无缝漫游

其实MESH网络的应用意义在于无线扩展WiFi覆盖范围的同时,确保终端设备在多个WiFi信号节点之间,根据WiFi信号强度,由路由器端自动将终端切换到最佳的WiFi节点,实现无缝漫游的目的。对于视频通话、游戏、传输文件等情况下,不会因为WiFi死角而导致高延迟、甚至通讯断开的尴尬!

因现有的使用环境,MESH无缝漫游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现在部分手机支持了“WLAN智能切换”,虽然方便了多个路由器间的切换,但是切换是会先断开信号差的WiFi,再重连信号强的WiFi,这中间可能导致终端设备的网络断线,视频通话、文件传输就会断线,还有部分不支持“智能切换”的手机等终端就只能手动切换,非常麻烦!

▲手机端使用“Ping & Net”,两层楼各位置之间走动,一直ping主体路由IP,平均ping值在30ms左右,近路由器端最低ping值4ms,切换节点或者频段时会有一个大约200ms左右的ping值,但是没有出现直接断网的情况出现

▲手机端使用“X-Plore”从NAS下载视频文件到手机端,在两层楼各位置之间任意走动,在两个节点和频段之间切换,速度会发现明显变化,但是没有出现卡顿直接断网终止传输的现象,说明MESH网络的无缝漫游可靠性和稳定性都非常不错!

总结:

优点:

1. 软件初始上手配置简洁化,几分钟搞定路由器设定,硬件位置(分身)可随意摆放无需考虑布线等情况!

2. 2.4G和5G频段融合为一SSID,无需终端手动切换频段,路由器根据终端情况主动安排最佳频段;

3. 菊花链技术,支持分身与分身之间逐个串联,进行无限扩展WiFi覆盖范围;

4. “访问控制”,逻辑设定颇具特色!允许陌生设备链入SSID,但未经允许独立隔离在“小黑屋”,方便APP端手动点击放行访问权限;未放行终端不允许访问Internet网络,甚至是内网任何设备,增强内网安全性;

5. APP支持远程管理、访客网络启用、设备访问权限控制、家长控制、宽带测试等;

6. 主体、分身式MESH路由,支持分身“菊花链”扩展WiFi覆盖,可实现多层WiFi无死角覆盖且无缝漫游,任意位置走动也不会出现终端设备断线的情况

缺点:

1. 价格不低的情况下,主体与分身配备的网线接口仅各2个,且WAN口占用主体有限的网口;若作为主路由使用,另配多口交换机是少不了,又是一笔投资!

2. 浏览器端的固件设置依旧有“请等待一会”慢人半拍的提示;

3. APP基本功能虽然都有,但是感觉依旧太简单,不够丰富!对终端设备类型的识别准确率有待提高

见过不少大神的MESH路由器分享,都会有两种不同声音,一种是站商业及的AC+AP方案,另一种是站家用的高端MESH路由器。这个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实际环境来选用,如果你对AC+AP方案有所了解,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且有时间、精力,又刚好家中适合布线,那么可能该方案适合你;但是如果动手能力有限,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了解、部署一个陌生的方案,像Orbi的分身式MESH路由器使用、配置更接近传统路由器,更适用于需要简单、快速搞定需求的玩家!

相关攻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