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大河报见习记者郭慧颖
9月6日,有报道称,网购平台可以通过租号、买号的方式绕过监管,无限制玩网游。游戏账号租售已形成灰色产业链。腾讯游戏当晚回应:腾讯已起诉20多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家电商平台。那么,“游戏账号出租”的灰色产业链真的能被“净化”吗?
网民
未成年人玩游戏,办法总比困难多?
“最严游戏防沉迷”措施实施一周后,有媒体调查发现,“租号”买卖依然存在。有网友说:“方法总比难度大。”未成年人可以“绕过”防沉迷监管吗?在“起诉”和“严控”的压力下,“游戏出租号”业务的现状会怎样?
9月7日,记者打开网购平台,搜索“王者账号出租”等关键词,发现仍有大量相关“商品”在售。随后,在购物平台上随机选择了几家店铺进行咨询。
“需要实名认证吗?”“未成年人会上瘾吗?”当记者主动提出此类问题,暗示自己是未成年人时,客服的回答基本一致:出租号码业务不提供给未成年人。而且有的店家直接在客服聊天界面标注“未成年人禁止下单”的字样。当记者询问客服如何判断买家是否为未成年人时,客服并未给出正面回答。
漏洞
我“消失了”,但不是完全“消失了”
“游戏出租号漏洞”没了吗?为了进一步求证,记者换了几家店。这一次,他不再“暴露”自己是“未成年人”的信息,而是直接把产品链接发给客服。
“微信区还是QQ区?打开链接选择号码,支付订单,然后我给你提供账号。”几家店基本都遵循同样的流程。这一次,客服并没有主动核实买家是否为未成年人。
记者在浏览时发现,商品页面标注所谓的“1元”大多是为了吸引买家点击进店浏览。这些游戏账号可以租用,也可以购买,价格从几块钱到几千块不等。
最后,记者选择了10元的3小时套餐“QQ扫码授权登录”。按照客服的指引,我很快登录了游戏。“如果登录后出现人脸识别,请先联系我。”
记者用这个账号玩了一个多小时的游戏,没有遇到人脸识别或者其他需要个人身份验证的情况。这是否意味着,当卖家不再验证买家是否为未成年人时,未成年人仍然可以通过这个渠道玩游戏,即使登录需要人脸识别,卖家仍然有办法应对。
未成年人的游戏世界应该如何管理?
“每次登录都需要人脸识别、手机验证码、输入身份证号。大多数企业不愿意向买家提供这些信息。但这也会毁了成年人的游戏体验,成年人也是游戏租赁的主力军。”有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租房平台也表示愿意将租房平台接入公安系统:“一旦严重的租房平台倒下,‘黑产’就会兴起,不仅未成年人不再受到‘防沉迷’的保护,还将迎来网络诈骗的高发期。”
“单从花钱租号来看,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成本增加了不少,限制金钱实际上是劝阻了大部分未成年人。剩下的可能就看技术水平了。”一位大学教育学学者说,“硬核措施、硬核验证技术、硬核相关平台管控、硬核学校和家庭教育,缺一不可。”
来源: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