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3特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好,我是x博士,大家应该能感受到,这几年,MMO端游市场越来越冷清了。直到现在,最受欢迎的还是魔兽世界和FF14,甚至2014年的上古卷轴OL也要出中文版才能继续战斗。
没想到,今年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名为《失落的方舟》的游戏,却火遍了欧美。高达130万的在线人数,创下了Steam的类别记录,成为近十年来欧美最热的MMO巡演。
不过《失落的方舟》这个名字对于我们中国玩家来说并不陌生。这款游戏早在15年前就由腾讯代理。那么,这款老游戏是如何在欧美获得第二春的呢?几年前,我加入了腾讯的怀抱。现在,我该如何重新审视亚马逊?
亚马逊花了很多钱做了十年的游戏,却什么都没做?
故事还得从游戏的发行商亚马逊说起。亚马逊在中国的二重身,充其量就是一个被淘宝拼多多打败的购物网站。但在海外,它是市值过万亿美元的电商巨头,排名全球前三。
相比其他巨头,亚马逊的特点是触角遍布各行各业,从不错过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领域。8亿美元买下了大家非常熟悉的贝佐斯,在美国买地进军房地产,成立了市值1000亿的太空商业公司.以至于海外媒体在报道的时候,经常用“控制世界”这个词来形容亚马逊,好像电影里的邪恶反派是光头一样。
在各行各业,亚马逊都有一个蓄谋已久的特殊目标,那就是游戏。早在10年前,亚马逊就开始布局,成立了自己的游戏部门。x我研究了一下,发现亚马逊的游戏产业战略也是巨头专属的流氓式两步走。第一,掌握强大的推广渠道;第二,抄袭别人成功的产品。
像鹅厂一样,大家什么都懂。依靠QQ和微信,以及祖传的sharingan,成功的走了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亚马逊也是如此。2012年,在与谷歌的竞争中,虎口夺食,豪掷10亿收购直播平台Twitch,直接导致了国内直播的资本狂潮。
现在Twich已经成为全球顶级的游戏直播平台,每月活跃用户1.4亿。平台上大牌主播云集,比如《堡垒之夜》出名的《忍者》。仅签约费就超过5000万美元,高于国内任何一个主播。
有了强大的推广渠道,第二步自然是抄袭市面上的热门游戏。
比如《守望先锋》火了之后,亚马逊就创造了一个英雄射击游戏,叫《坩埚》。画风像顶点,人物技能和攻击有点像守望先锋,经验分享的升级机制来自风暴英雄.好家伙,它是终极缝纫怪物,不是吗?
除了熔炉,还有《英雄联盟》启发的《新星》和《堡垒之夜》启发的《强度》。总之,市场上无论什么网游,国内厂商都会赞不绝口。
为了保证游戏质量,亚马逊还聘请了各种大牌,比如V社98%好评大作的传送门设计师,3A大作《孤岛惊魂2》的导演,都是囊中之物。
你觉得亚马逊的成功是一定的吗,有强大的推广渠道,缝热销产品,还有大牌加盟?
然而恰恰相反,这些游戏都发了,而且发的很惨!绝大多数亚马逊都不好意思拿出来骗钱。经过测试,他们把它砍掉了。唯一见光的炉子上线不到半年就停止服务了。最后好评率只有43%,考砸了。
于是,同样是两步耍无赖,鹅厂蒸蒸日上。亚马逊为什么要扑街?是因为缝纫怪兽吗?显然,虽然存在口碑问题,但市面上很多热门游戏都是胜券在握。
x我研究了前员工的黑料,发现亚马逊失败的真正原因是自大。它根本不尊重游戏,也不认为游戏是一个创意产业。
在亚马逊的体系中,对公司文化的认同大于业务能力。简单来说,忠诚比能力更重要。
于是一个曾经是图书部门,对游戏一窍不通的人被亚马逊叫去做游戏业务的老大,而这个人根本不听专家的意见。很多老板被挖出来后,基本上没多久就溜了。就像在中国,玩家骂策划垃圾,有时候策划也很无奈。谁叫外行领导内行呢?
在这种错误战略的指导下,亚马逊在游戏领域花费了近10年的时间,花费了数十亿美元,最后甚至没有发出一点声音。x我不告诉你,你可能连亚马逊做游戏这么久都不知道。
韩国厂商给腾讯戴绿帽?
那么问题来了。一败涂地的亚马逊是如何在今年异军突起,让《失落的方舟》成为最近十年欧美最大的MMO爆炸事件的?这还得从游戏开发商韩国SmileGate(以下简称SmileGate)和腾讯的缘分说起。
“笑”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国内应该没有玩家不知道CF,里面提到了三亿只老鼠的梦想。没错,CF和失落的方舟都是笑门开发的。
当CF遍布大江南北的网吧时,小门也赚了个盆满钵满。所谓吃在碗里
看着锅里的,当时无论韩国还是中国,射击游戏的蛋糕都不如MMO网游来的大。于是笑门就下定决心要搞一款MMO大作,还能抱腾讯大腿进军中国一鸡两吃。这款游戏,就是失落的方舟了。从2011年起,失落的方舟整整研发了8年,烧了超过1000亿韩元,甚至获得了一个外号叫韩国最后的端游大作。从品质来看,失落的方舟也确实对得起八年的研发时间。
如果你去翻游戏的相关讨论,就会看到很多夸“打击感强”的评价。这游戏里技能的元素效果都有直观的表现,怪被冰系技能攻击会冻结,被击败时身体会像冰一样碎裂。直观表现加上各种震动击飞效果,打击感比那种对着空气输出的网游要强非常多。
除了打击感以外,失落的方舟另外一个专属特点是文化乱炖,早期的宣传点之一就是要满足所有RPG玩家的需求。为此游戏把故事设定在了一个“古老而包罗万象”的世界,奇幻的、科幻的、中世纪的、武侠的,不同文明差异非常大。
职业上也是这样,拿法杖的魔女,随手就能召唤陨石;舞大刀的枪兵,活生生一个女版关公;拿毛笔战斗的画家,战斗的时候都在舞文弄墨。其他的,还有什么召唤机甲,搞核爆,就连龟派气功波也能给你整出来。
看看这画面,你都很难想象这游戏是用09年的虚幻3做的,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大厂如今的虚幻5演示。
不过由于研发时间实在太久,笑门还在开发过程中就把闺女许配给了腾讯,一心想到中国赚钱,抢走DNF用户这块肥肉。而腾讯当年也是很看好这游戏,承诺要大力推广。
然而谁让棒子欠收拾呢,限韩令发布后,笑门的发财大计直接破灭。但嫁都嫁了,只能苦苦在闺房里等待了3年,直到现在国内官网上还是啥都没有。
没想到等着等着,欧美钻石王老五亚马逊跑来当接盘侠了。原来屡战屡败后,亚马逊又在21年上线了自己最后的游戏《新世界》,开局非常牛逼,在线接近百万。
但接着节奏就不对了。亚马逊明明拥有全球最好的云服务,却让玩家天天服务器排队;游戏画质不咋地,却能烧坏玩家的3080显卡;BUG导致经济体系奔溃,不得不关停重修....结果就是一地鸡毛,短短3个月新世界就暴毙了,玩家流失了99%。
新世界的惨烈失败,再一次让亚马逊沦为笑柄。但亚马逊自己却人间清醒了:我虽然做不来游戏,但宣传能力还是很行滴,而且MMO市场比想象中还饥渴。那么,从别的地方找个牛逼的MMO不就可以了吗?
但问题是,欧美厂商基本都在埋头做射击或者电竞类游戏,中国的MMO外国人吃不惯。这时候,本来就是文化乱炖、包含西方元素,又在苦苦待嫁的失落的方舟,就成了亚马逊最合适的对象,放下面子当起了接盘侠。
失落的方舟 在欧美成功了吗?
得到失落的方舟后,亚马逊誓要一雪前耻,拿出了各样豪华的推广资源。
首先是打通MMO的核心玩家,请了欧美MMO直播界最大牌的主播Asmongold来直播。这老哥是魔兽世界里非常出名的意见领袖,还经常怒喷魔兽世界的总监,喷得别人都不敢吱声。
然后是出击MMO以外的其他圈子,各种Twich平台的顶级主播全都安排上,Ninja、Shroud、summit1g等等。每一场直播观看量至少都有300万次,这在欧美MMO界还是很少见的。
老X我看了下数据,原先在欧美毫无名气的《失落的方舟》,仅一周观看时长就达到了7600万小时,如旱地拔葱般达到了之前火爆全球的老头环的水平。而直播带来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据亚马逊表示,今年3月份游戏的注册数就已经达到了2000万。
亚马逊服务地这么周到,失落的方舟自然也是配合到位。为了政治正确,游戏里原先肤白貌美的小姐姐,去到欧美后连人种都变了,成了黑皮。
刚说的都是上线时的宣发操作,从游戏最近几个月的变化上,可以看到亚马逊又有了一个新变化,那就是终于懂得尊重游戏和玩家了。
比如为了讨好欧美玩家,游戏削减了不少氪金点,原先只能花钱买的,现在都能肝出来或者白给了。像是让玩家能够用金币换钻石买会员,免费开放宠物第二个技能槽,出了一些非常划算的礼包等等。
还有像最近玩家嫌弃版本更新太快,亚马逊还专门发文解释想法,表示会听取玩家的意见;游戏里工作室泛滥,亚马逊也有在大力整治,直接砍掉了60万机器人。说句题外话,这些工作室基本上也是国人开的,只能说是丢人丢到国外了。
总之,通过亚马逊与失落的方舟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资本再牛逼,想要挣游戏的钱,还是要尊重玩家,尊重游戏。就像微软以前也不受待见,但这几年换了业务老大重做游戏,口碑逐渐又转好了。
而另一方面,失落的方舟在欧美的火爆,也证明了如今全球还是有很多玩家渴望新的MMO端游的,这也让一些厂商再度看到了端游的机会,比如我们国内和韩国,最近都又涌现出了一批新的MMO端游。
老X我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MMO端游出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