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手机游戏下载!
首页 游戏资讯 游戏攻略 从铁镐到千万养路“豪车”——贵阳工务段养路机械变迁侧记

从铁镐到千万养路“豪车”——贵阳工务段养路机械变迁侧记

时间: 来源:网络 编辑:2u手游网小编 浏览:37

贵阳工务段大机工区工长唐兵清楚地记得,2017年9月21日是该局进驻大机进入贵阳工务段的第398天。在“天窗”点内,两台大型机械的捣固进度可达每小时2000m左右,一小时的进度相当于五年前一个工区10个线路工一个月的工作量。

随身携带一把鹤嘴锄。

新中国铁路诞生以来,铁路维修工人一直伴随着一种工具——,绰号“八斤半”。每天,一个强壮的公共工程工人挥舞着它,猛击铁轨枕木下的道碴。

贵阳工务段都匀线车间绿茵湖工业区工长崔小平,童年是在老黔桂线沿线一个叫景寨的小站里度过的。崔小平的父亲崔玉华今年85岁,是新中国第一代铁路维修人。

1959年,崔玉华作为铁路临时工挖了三年路基后,老黔桂线通车。这一年,他的第三个儿子崔小平出生,崔玉华成了工区的正式养路工,月薪39.9元。1966年,崔玉华当上了工区班长。他和工友们每天都要来回巡视老贵贵线荆寨至丙午段416-423公里路段。工区管辖的7公里线路上有12320根铁路木枕。每人每天会换8个枕木,或者盖章50个枕木。

崔小平记得1986年他去门口拿了一把鹤嘴锄。“到了雨季,线路被水和泥淹没,泥立刻灌满全身!”坐在沙发上的崔小平和父亲一起回忆着早年和工友们一起挖、一起翻腾的场景。

“小液捣”只是一个过客。

崔“铁二”家的养路工崔小平用的养路工具,还是一把木槌。几乎同时走近他的工友雷富生在修理厂当铁匠。靠着火堆,他跟在师傅屁股后面,把烧红的钢坯送到空气锤下面。他一踩开关,空气锤立刻发出“砰,砰”的巨响。经过数千次的锻造、回火和修整,线路工人使用的捣镐和铁耙已经制成。第一个月工资加奖金47元。

后来随着钢轨从P43升级到P50,小型液压捣固机出现并逐渐普及。段成立了技工队,手里的捣镐成了喝柴油的“大家伙”。小型液压捣固机需要两个人同时操作,两人一组,修出来的线路质量比以前高很多。

“铁三代”迎保养“豪车”

对于崔“铁三代”的护路人崔云龙来说,他爷爷的刀镐已经是过去式了。短短20多年,中国铁路发展迅速,“绿皮车”被“和谐号”和“复兴号”动车组取代。铁轨升级到了P60,连标志性的木枕都换成了水泥枕。崔云龙开着现代化的威克捣固机,上班时用螺栓机拧。2016年,铁路局进驻大型机械进入各工务段,工务段有了自己的大型养路机械。

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工务部门的道路养护设备也在与时俱进。刚满52岁的崔小平感慨道:“我们崔家护路人经历了西南铁路60年的沧桑巨变,见证了我们工务维修从道好到大机的变化,亲身感受到了我们生活中翻天覆地的变化!”(李)据

相关攻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