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用的是商品饵(包括自制粉饵)。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可以把饵料开成拉饵或搓饵两种状态,搓饵又可以细分为软粘饵、干松饵、软松饵。新手往往不清楚这几种饵料什么时候适合用,怎么开饵,怎么用。我想整理一下,希望简单明了,让初学者一目了然。
首先,诱饵
饵料是鲫鱼等小型鱼类最常用的饵料,应优先选用。在野外钓鲫鱼的时候,只要小鱼不多,鱼饵是很有用的。主要原因是饵料入水后能迅速被水浸润,变得蓬松絮状,在下落过程中逐渐溶解变小。但是小鱼的嘴小,力气小,所以鱼饵非常容易被吸到。而且拉饵喂饵方便快捷,能打快频。
市面上的商品饵的饵水比会在包装袋上注明,大部分是1: 1。可以按照要求的比例将饵料倒入水中,也可以将水倒入饵料中,快速搅拌均匀,然后静置几分钟,让饵料充分吸水。这时候如果觉得干或者软,可以加点水或者撒点干粉饵料,再搅拌均匀,让饵料醒几分钟,然后按照雾化要求搓几下,最后搓成一团,稍微用力握一下,挤出里面的空气,就成了一团饵料。如果用无拉丝饵的饵料制作饵料,要先加入25%~30%的拉丝粉。
适度揉搓是必要的。即使需要更多的雾化,也要多搓几下。过度雾化会导致窝里的鱼混乱。事实上,即使鱼饵很粘,入水后仍有许多细小颗粒从鱼饵中散落出来,足以诱鱼。在野外钓鱼的时候,要多搓几次,减少雾化,防止很多小鱼被吸引。揉好的饵料有更好的钩附着性,可以更好的将鱼钩包裹在饵料球中,减少空杆数量。
不要再用手揉搓饵料,这样会破坏饵料的网状结构,使饵料失去作用。
吐丝的量和速度也和温度有关。温度低,水凉,吐丝会慢一些,吐丝会少一些。可以用温水开饵,也可以在开饵前补点拉丝粉。
第二,软粘诱饵
当水比较深,或者鱼嘴比较滑,或者小杂鱼争食的时候,饵料往往就不再适用了,就需要做软粘的饵料了。
虽然商业饵一般说是搓拉,但要多次使用饵作为搓拉饵并不容易。一、拉丝粉含饵团吸水后膨胀明显,不易层层剥离。这么大的絮状物不适合小鲫鱼吸入。二是小鱼拉丝会产生很多假信号,影响中鱼率。所以用不含拉丝粉的饵料做搓饵比较好。
开软饵的方法和拉饵的方法一样。注意加水量。水越多,饵料越软,鱼越容易上钩。但是,抛竿时鱼越容易掉钩,上层的鱼越容易争光。加水少的时候正好相反。所以是多加水还是少加水,要看鱼的情况。擦的程度也要看具体情况。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很多人最常见的毛病就是过度揉搓,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双手反复揉搓。这和最常见的下饵时的毛病正好相反,就是搓的太粘,不散斑,不利于引鱼。当鱼饵比较干硬的时候,很容易成为心里的死结,鱼也不好吃。
钓鲫鱼的时候,如果不知道水中小杂鱼的嵌套程度,可以先用少量软粘饵试钓,再决定用不用饵。搓饵组分量更足,更容易到最后,不如招鱼。
第三,干散饵
干饵经常被用来做诱饵
用少量水开散饵,饵水比1: 0.5左右,有时甚至更少。鱼饵用水烤好后,就这样散了。不要揉搓,用力揉成一团。市售的鲤鱼饵和草饵都挺粘的,凑在一起很容易变粘。如果鱼饵太粘,就融不掉,也不能很好的吸引鱼。干饵好做,关键在于喂饵手法,是轻挤还是强挤,是捏成梭角还是非梭角,是中间两头紧的保龄球,还是球,是少搓几次还是多搓几次。不同的技法决定了在下落过程中会不会逐渐散开,结束后散开的速度有多快,这就要看鱼和鲢鱼了。
钓大鱼用的饵料要多含粗颗粒和大块,这样才能很好的控制状态。如果鱼饵太精致,使用时不注意或掌握不好,搓几下就会变得难以融化。而且饵料太粉,窝太空,养不了鱼。
第四,软饵
干饵更有利于吸引大鱼,软饵更有利于钓大鱼。软散饵可以在干散饵的基础上撒一点水,搅拌均匀制成。当然也可以直接在干粉饵料中加水制成(此时饵料与水的比例约为1: 0.7)。但更多的时候是先开干散饵,用来诱鱼,等大鱼入窝后再转为软散饵。也可以分一些干的散饵,加水做成软的散饵,可以交替使用,也可以和诱、钓结合使用。因为软饵吸收了更多的水分,溶解能力比干饵弱,所以自然持钩能力更强,有更多的时间等待鱼儿上钩。所以更要注意放饵的力度和技巧,避免持续时间过长。
必要时,在松软的饵料中加入一些水,揉搓使其变得粘稠。变成了软粘的饵料,溶解更慢,持钩时间更长,更有利于应对狡猾的大鱼的反复试探和下饵。
可见干粉、软粉、软胶是搓饵的不同状态,各有利弊,各有妙用。只有在不同阶段、不同水情下灵活运用,才能钓到好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