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墓考古发现的盗墓现象
作者倪
大标题《梧桐树下的凤凰》前面提到了杨贵妃墓(详见《皇帝让太监悄悄挖开宠妃葬地,发现皮肤已腐烂,随身一样东西还在》。先说杨贵妃的“贵族”——高力士墓。
(高力士墓,考古前)
高力士墓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它离生前全心全意侍奉的大师李隆基的太陵很近,是泰陵唯一的陪葬墓。
据史料记载,唐玄宗生前留下遗诏,要求高士礼死后与泰陵合葬。
唐玄宗死的时候,高力士不在身边,被流放在梧州(今湖南怀化市前城镇)。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32年),高力士被新皇帝赦免,得以回到长安。然而,当他到了朗州(今湖南承德)时,却收到了噩耗。唐玄宗和唐肃宗分别于同年4月5日和4月18日逝世。高力士难过得“望北吐血而死”。这是《高氏外传》上的声明。
(高力士剧照)
如何「吐血而亡」?死绝食——“闻二圣而升至远方,停浆七日。”
79岁死于朗州龙兴寺。灵柩运回长安,用泰陵陪葬。李、年事已高,侍奉过武则天、四位皇帝。因保护第一王朝有功,被封为“扬州都督”。在农历十二年(777),唐代宗竖立了一座纪念碑,并把它放在墓前。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唐朝第一太监的墓只剩下一个残丘,四面都被取土损毁。唐代宗的墓碑早已不见了。不确定是不是高力士的墓!
(高力士墓,考古前)
1963年,高力士墓所在的山西大队(现称“山西村”)发生了一件怪事。
当时全国都提倡搞副业。山西大队决定发展养殖产业,要求生产队跟进,于是对养殖室进行了装修。饲养室是一个破窑洞。在附近取土时,突然发出巨大的声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洞穴北侧的地面塌陷了一个大坑。大胆入坑,只见里面有块石碑。
当时,浦城县文化馆接到报告后,负责文保的陶忠云前去查看,发现是高力士墓碑的上半部分,才知道附近的土堆就是高力士的墓。
(破碎的墓碑)
为什么高力士的墓碑只有一半?另一部分在哪里?
我从清人的著述中找到了答案。高力士的原墓碑最迟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断裂。当时著名学者钱大昕在其《潜研堂金石文跋尾》中说,“右内参监高力士碑已断,其下段已失,每行二十余字”。与此同时,同时代的金石学家王昌也在其著作《金石萃编》中收集了碑的遗迹。
拿到高力士墓碑的上半部分后,陶仲云留心了一下,寻找下半部分。幸运的是,我确实找到了。
根据陶仲云后来的文章,1971年秋,在山西大队六队给养室的土窑顶上发现了下半部。
1980年冬,整块碑运回浦城县文化馆,自上而下修复展出。现藏于蒲城县博物馆(见下图)。
(一个相连的墓碑)
高力士墓碑全称是“大唐开府,三司赠扬州巡抚高拱墓碑”。碑立于大理十二年(公元777年)。放在原墓前,头身一体,螓首龟。整个碑高约4.05米,宽1.42米,厚0.25米。共30行,每行55个字,共约1650字。跑步的时候大概121个字看不清。
确认是高力士墓后,陕西和当地文物部门更加重视,对其进行了保护。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文物市场ro
最邪恶的一伙盗墓贼,利用粉土丘东北方当地村民家的一个蓄水地窖,钻入地窖,挖到西南方粉土丘。后来考古发掘时发现,水窖距离西边的墓道只有10米远,盗墓贼在水窖下面打了横洞,直通墓室的隧道。隧道东墙的砖墙已经被盗墓贼打破了。幸运的是,盗墓贼未能进入墓室,因为地道离墓室还有一段距离。
你费了这么大劲,为什么没挖到墓里?原因很简单,被当地村民发现,不得不放弃。
(现代盗洞与本文无关)
最大的盗墓活动发生在1996年3月。
一天晚上,两个盗墓贼用炸药和其他盗墓工具触碰了高力士的坟墓。当时墓丘西侧是一片果园,盗墓贼选择在这个相对隐蔽的地方下手。
盗墓贼应该是退伍军人,所选下铲的填药孔位置很准,直达墓室。后来考古发掘时发现,被盗洞穴位于墓室西北角,石棺床旁边。然而,盗墓贼虽然盗洞准确,但由于墓内淤泥太多,又被棺床石板挡住,没能进入墓内。
(偷棺材旁边的洞)
失败更重要的原因是盗墓贼使用炸药不当,很可能是控制不当,发出了猛烈的爆破声,惊醒了熟睡的村民。盗墓贼看到有人来了,就吓跑了。
盗墓对高力士墓造成了特别严重的破坏,直接促成了日后高力士墓的考古发掘。
为保护地下文物,经报请上级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于1999年7月至10月对高力士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中国考古学家迄今发掘的高力士墓,级别最高,对其主人最好。
的太监墓。(墓道发掘现场)
发掘报告显示,高力士墓座北朝南,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现存总长度52米。发掘时封土堆残高尚有7米,底边周长48米。由此可以想见,高力士墓当年很高很大的。
在发掘过程中发现,高力士墓早期被盗,有两个成功进入墓室的古代盗洞。这两个盗洞都有技术含量,盗洞选的位置十分准确,一个在第四天井西北角,向下打破墓室东南角,进入墓室(见下图);一个从第一天井东壁,向下破坏砖封门和石门后,进入墓室。
甬道自外而内共有三道砖封门和一座石门,全都被古代盗墓者弄开。其中石门被破坏最为严重,门额跌落在石门外甬道的地面上,门扉被推开,左门扉倒于石门以内,右门扉被拖出石门外。
门楣和门额中部可见一明显的锤击痕迹,门楣西端断裂,应该是古代盗墓者进入甬道后,为了打开坚固的石门,用大铁锤一类的钝器,猛力击打造成的。
而现代盗墓者,十几年间虽然轮番前来盗掘,但让他们的古代前辈笑话的是,竟然无一成功进入墓室,全都没有得手!
古代盗墓前辈贼精,寻宝时石棺床都不放过,撬开翻找。
棺床平面由12块石板拼成,石板大小不一;立面由4块石板拼成,由南向北第二块石板中间断裂,第三块石板中部偏上有一处击打痕迹,应该是盗墓者寻宝时所致。
(甬道)
发掘时,棺床平面仅有两块石板在原先的位置上,其他都让古代盗墓者翻动了。
高力士墓室内的随葬品几乎被古代盗墓者盗空了,剩下都是他们不要的随葬品,有陶俑、铜钱和墓志三类,陶俑较丰富,不乏动物等特别文物。
陶俑计222件,均出土于墓道内的壁龛,也全被古代盗墓者翻动过,剩下都是他们不要的,至于陪葬多少,被拿走多少无从知晓。
(陶俑出土现场)
(出土铜钱)
铜钱共计26枚,全部出于墓室内起券的棱台上。有“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乾元重宝”(见上图)。
出土文物中,最有价值的是高力士墓志。
墓志长方形,出土于墓室内东北部,正面向上,也被古代盗墓者动过。墓志盖出土于甬道石门处,被打坏成两段,分别弃置于石门内外。
志文记述了高力士的家世、出身、为人、功绩、官职、家庭情况及最后死因,是目前有关高力士生平最完整、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远比新旧《唐书》丰富,十分难得!
(墓志拓片)
(志文拓片 放大)
(志文拓片 放大)
( 注,部分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