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3月29日电(通讯员朱、谭、记者)3月29日清晨6时许,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新航站楼施工现场,随着天色渐亮,工地上彻夜亮着的数百盏探照灯陆续关闭。操作工王作华干完一夜的活,准备和按时来的工人交接班次。“3月初,我们开始了24小时三班倒的工作。看到项目所在地一天天的快速变化,我们也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王作华说。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浙江迄今最大的机场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超过机场扩建一、二期之和,达到300多亿元。项目投入运营后,民航、高铁、地铁、公路客运将在这里无缝对接,让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再造一个浙江新的航空大门。作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配套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10月开工。主体工程计划在2022年亚运会前建成投产,主体工期仅30个月。
时间紧,任务重。疫情发生后,杭州机场落实省委、省政府“两手抓,打赢两场”的部署要求,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于2月10日全面复工。在省市区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帮助下,机场三期总部包车到全国10个省,分批把人接回杭州。截至3月29日,三期工程涉及咨询、设计、施工等14家承包商,共有5622名在职员工。受疫情影响,目前工期比原计划落后25天左右。机场三期指挥部倒排工期,配备机械人力,加班加点抢时间,高效率快节奏推进工程建设,力争把疫情耽误的工期抢回来。
工地在机场旁边,客流密集。为确保施工人员零感染,三期指挥部将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健康监测,确保防疫和施工两不误。目前航站楼工程已按计划完成总工程量的30%,土建工程已达到设计高度,即未来航站楼屋顶高度为17.25m。
高楼拔地而起,但在三期工程的现场,热火朝天的场景不仅在地上,在高空,也在地下。如交通中心、高铁站基坑最深超过28m,土方开挖量超过400万立方米,属于超大超深基坑。
无悬浮施工是三期工程的特点,靠近现有码头设施,施工场地捉襟见肘,材料加工场设置困难。杭州机场与当地政府协调,争取机场附近190亩土地作为三期工程物资加工的“中转站”。
省机场集团副总经理、三期指挥部总指挥金胜喜表示,力争保持“四不变”3354工程总体进度、投资计划、质量管理要求、安全监督要求不变,6月30日前按时完成航站楼混凝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