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阿纳萨基文明
起源于公元前300多年,兴盛于公元3世纪的美国玛雅文化,以其神秘而发达的文明吸引着世人。然而,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阿纳萨基文明是玛雅文化中繁衍生息并延续到最后的文明,并且留下了许多谜团。
两个牛仔的意外发现
1888年的一天,两个美国牛仔来到科罗拉多州荒凉的梅萨福德峡谷寻找他们丢失的牛。
透过厚厚的雪幕,他们在这个从未听说过建筑的地方依稀分辨出房子的轮廓。这个好奇的年轻人爬下悬崖,进入了半山腰的一个山谷。就像一个由多层石头建筑组成的小镇。烹饪后留下的陶器、工具和灰烬散落在室内和室外.阿纳萨基人的物质生活是丰富的。他们吃南瓜、野菜、炖肉、玉米粥和石锅烤的玉米饼。他们穿着用骨针和丝兰纤维缝制的皮衣、皮衣、羽绒服和棉袄。有些人甚至把狗毛搓成带子,系在腰上。
在“大房宫”中出土的许多陶器被制成动物形状,并绘有对比鲜明的黑白几何图案。浅崎人可以把绿松石和贝壳变成精美的饰品,还可以把野生的草芥编成漂亮的篮子。他们不仅用鼓、拍板、木制哨子和鸟骨制成的笛子演奏音乐,还在悬崖上画抽象的图画。
两个牛仔发现的是现在著名的悬崖宫殿。它是北美印第安人阿纳萨基部落的聚居地之一。这个神秘的部落在公元13世纪莫名其妙地从大陆消失了,但他们留下的文化和石头建筑是如此先进,以至于早期考古学家错误地将这个废弃的市场归因于南方3200公里外的托尔泰克部落的创造。
设置“大宅宫”的神秘
在科罗拉多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都发现了Asaki文化的遗迹,但最重要的地方可能是新墨西哥州西北部长24公里、宽1.6公里的查科峡谷。生活在这个峡谷中的人们在公元1050年左右突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这个被考古学家称为“查科现象”的“大跃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造就了12个雕刻精美的城镇,逐渐形成了阿纳萨吉人的宗教、政治和商业中心。如果算上外围分散的聚落,整个峡谷的人口估计在5000人以上。对于一个还处于蛮荒石社会的部落来说,这样的人口数字是极其庞大的。更有甚者,他们居住的多层建筑被称为“大屋宫”,其面积只有几百年后才会出现在大都市的高楼才能与之相比。
他们不知道如何书写和计算,但他们是优秀的天文学家。在悬崖顶端,他们建造了许多类似天文台的结构,其中最著名的位于查科峡谷的法耶德达布特悬崖上。查科似乎是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人们从居住在其他地区的阿纳萨基人那里购买原棉,从东部平原的印第安人那里购买牛肉干,从墨西哥购买铜铃和小麦饼干,从太平洋海岸购买贝壳。作为交换,他们提供从大约160公里以外开采的绿松石。
当时土地广阔,可以自由选择,为什么要把居住区集中在一个弹丸之地?
在荒凉干旱的山谷中建造房屋的奥秘
每个“大屋宫”都建在土地贫瘠、干旱频繁的荒凉山谷里。它们是由数十万块扁平的石头和两万多块松木或冷杉檀木条组成的。在当时,不可能携带牲畜和轮式工具。因此,所有这些材料都是手工搬运,从56公里外运到峡谷。建筑中展示的砖石技术独一无二,每块石头都被凿出棱角,石头上用一层薄薄的细泥加固,上面覆盖着微小的石片。美学意义是所有的建筑都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大屋宫”中最壮观的是一种“皮布罗-鲣鱼”。它是一座D型的五层建筑,大约有800个房间。“大房宫”里还有圆形的房间,叫“克沃”。仅在“皮布罗-博尼托”就有多达37个这样的房间。在阿纳萨基人的生活中有着突出的地位。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崇拜的地方,而另一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有妻子的男人呆的地方,是男人聚在一起玩乐的地方。每个“Kevo”都有一个木制的蜂窝屋顶。屋顶上堆满了土块和砾石。唯一的入口是房间顶部的缝隙。男人顺着梯子进入房间,房间里有一个魔法洞穴,供冥界的精灵进出。新鲜空气沿着一条石管道进入房间。最大的“凯沃”号直径19米,深度为
4.5m,室内音响效果极佳,从一端窃窃私语,声音可以传到另一端,一个喷嚏就会引起闷雷。
据考证,每个家庭在大房子里都拥有一套房间。除了餐厅,它们中的一些被用作储藏室、鸡舍、垃圾房,甚至偶尔被用作墓室。一般客厅长3.6m,高2.4m。它覆盖着相当白的石膏,画着各种壁画。窗户和门开得很小,以降低冬季的散热率。室内生火是为了取暖,但是没有烟囱,以至于每个房顶上都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煤烟。
调查中发现阿纳萨基人掌握了灌溉技术,使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他们发明了一种筑坝挖池相结合的集水蓄水方法,将汛期流下峡谷壁的宝贵雨水积蓄起来。他们挖水槽、水渠,合理放置水闸,把水引到开垦的梯田里灌溉玉米、大豆、南瓜。因为干旱经常发生,所以他们总是在丰年留下足够的食物来满足他们在丰年的饥饿。
那为什么浅崎人会选择这样一个土地贫瘠,干旱频繁的荒凉山谷作为居住地呢?这又是一个谜。
突然移动和神秘衰落的秘密
到公元1100年,查科的阿纳萨基文化和社会文明已经相当发达。他们以自己的聚居地为中心,开辟了周围所有的放射性道路,以维护自己的贸易中心地位。令人惊讶的是,在那些日子里,每条路都有48公里宽,路面很硬。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崎岖的地形上发现了数千米的道路。
段上笔直展开的,遇到溪谷就筑起堤道,碰到峭壁就在岩石上凿开宽大的阶梯。每隔12.8km〜 16km就有一个歇脚点,路边不时出现圆形的碎石堆,显然是传递信息用的“烽火台”。但是在公元1150年前后,也就是正值阿那萨基人的势力和繁荣处在顶峰的关头,这查科文化却开始神秘的衰败,峡谷里 的居民放弃了繁华的城市,立即迁走。这突如其来的现象又是一个谜。对此曾有多种解释,例如干旱、人口过剩、变冷的
气候缩短了庄稼生长期、对土地的过分耕种等等。
也许有更为严重的原因。在公元12世纪中期,本来酷爱和平的人们将“大房宫”外层房屋中所有朝向外界的窗子和门 口统统用墙堵起来,把集体住所的主要入口也用石块堵上,只留一个梯子口以便他们出入。这种作法似乎是防范入侵者,但 在废墟中根本没发现残缺不全的尸体或任何战争的痕迹。无论如何,他们离开了居住达几百年的盆地,从此再不复返。
几乎在查科的居民离去的同时,梅萨•佛德的居民也撤离了过于暴露的居住点,缩入石洞和建在峡谷悬崖上的新居。 这些房屋可起到防范敌人的作用,它们被深深地嵌入峭壁里,由上而下的石块无论如何也落不到头上。但是,他们的敌人是 谁呢 没人知道。考古学者推测,他们部族之间可能因水和耕地引起了内讧。梅萨•佛德的居民曾繁荣一时,不久,灾难的 狂暴像100年前驱赶查科居民那样刮到他们头上。根据树木年轮测定,1276年,一场浩大的干旱侵袭了美国西南方,并持续 了23年。人们不得不离去,到了1300年,几乎没有人还滞留在那里。所谓的“查科现象”到此时也便完全消失殆灭了。
神乎其神的美丽传说
阿那萨基人作为一个整体就这样分解了,他们散布到亚利桑那州、东边的新墨西哥州,以及里奥格兰德谷上曲等地,成 为后来的霍比、祖尼等部落的祖先。后人们继承了祖先的宗教和社会传统,住在用土坯垒成的、处处呈现峭壁建筑风格的 集体住所里。
阿那萨基人无声无息了,但“大房宫”却千古流芳,如今在墨西哥城仍有这样的传说:他们曾住在七座金砌的城里。据 史料记载,1540年,弗朗西斯科•德•科罗纳多率领一支远征队发现了这片遗迹,并对此大肆搜掠,经过两年也没发现任何 珍宝。不过,这个美丽的传说被描绘得神乎其神却是十分易于理解的,如果从远方向这座建筑群眺望,西斜的太阳,把缕缕 光线投射到金壁辉煌的表面上,古建筑的确像是用纯金砌就的。
直到今天,阿那萨基文明的谜底尚未揭开,考古学家仍在勤奋地工作。他们相信,揭开这个谜将有助于了解人类起源及 文明起源的各个环节,有助于了解阿那萨基文明和玛雅文明的特殊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阿那萨基文明将会有更多的珍宝 奉献给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