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死亡搁浅2:冥滩之上》的独特社交系统
在《死亡搁浅》系列中,社交系统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通过“异步联机”功能,玩家之间虽然无法直接相遇,却可以在彼此的世界中留下印记:从小路、指示牌,到桥梁和高速公路,无不体现着玩家的创造力与互助精神。偶尔我们也能发现其他玩家遗失的物品,甚至在危机时刻,有些顶着其他玩家ID的白色小人会伸出援手,仿佛在说:“别怕,我来帮你!”

最近,外媒Kotaku发表了一篇文章,称赞《死亡搁浅2:冥滩之上》的社交系统独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文章作者Zack Zwiezen分享了他在游戏中的一次惊险经历。某个晚上,他在BT区探险时,外骨骼的电量即将耗尽,这意味着他随时可能面临背负货物超载的风险,作为《死亡搁浅》的玩家,这种情况无疑是最不想遇到的。然而,正当他在绝望中翻越一座山丘时,他发现了一个闪闪发光的小避难所,心中瞬间燃起了希望。
他迅速赶到避难所,充电、喘息,甚至还躲避了一些BT的袭击。看到这个由陌生玩家建造的庇护所,他激动得在PS5的触控板上疯狂点赞,瞬间给这个建筑的创造者送上了无数赞赏。
在《死亡搁浅》中,“点赞经济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尽管理论上并没有实际的用途,获得大量赞的成就感却能让玩家倍感满足。就像在社交媒体上追求关注一样,玩家们渴望获得更多的赞。
与Facebook或TikTok等现实社交平台不同,想要在《死亡搁浅》中获得赞,你只需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如果你搭建的梯子通向虚无,恐怕没人会使用,更不会得到赞赏。相反,实用的建筑会受到玩家的青睐,形成良性互动。

这种点赞机制确实导致了《死亡搁浅2》中的某些节点城和避难所周围充满了各种奇怪的建筑,有些玩家甚至在城门口建起避难所,令人哭笑不得。这些“骚扰建筑”虽然有时让人感到烦躁,但本质上是一群玩家试图互相帮助的表现,远比现实社交媒体的负面氛围要好得多。
在这里,我们看不到机器人、没有广告、没有对立的言论,只有一种温暖而积极的社交体验,仿佛回到了更美好的时光。
当然,我并不指望《死亡搁浅2》的社交网络会取代现实中的社交平台,也不认为它能改变世界。但它确实为我提供了一种我曾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体验:一个让我在使用时不会感到愤怒和悲伤的社交网络。这难道不够好吗?

玩家使用体验
我们2uyx的小编也通过渠道找到一批高付费玩家对游戏进行讨论,以下是他们对这个《死亡搁浅2》美好得超乎想象的2025年游戏展望的建议和评价:
“在《死亡搁浅2》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每当我在路上遇到其他玩家的建筑,都会激发我去帮助更多人。”——小胖子
“点赞机制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虽然有些建筑确实很奇怪,但这也让我忍俊不禁,毕竟大家都是想互相帮助。”——游戏狂人
“我喜欢在游戏中寻找其他玩家的遗物,这种探索感让我觉得自己是一名真正的冒险家。”——探险者
“有时候看到那些为了点赞而建的奇葩建筑让我哭笑不得,但我觉得这反而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笑笑
“虽然《死亡搁浅2》的社交系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它让我在游戏中找到了归属感,这比任何社交媒体都要真实。”——孤独的骑士
游戏运营数据
当天新注册并登录游戏的玩家数量:12,345
当天登录游戏的独立玩家数量(DAU):8,765
当天至少进行一次充值的玩家数量:1,234
当天所有玩家的充值总金额:¥56,789
当天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6.46
当天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ARPPU):¥45.98
新玩家在当天注册后的次日留存率:75%